如何治疗海胆刺伤: 10 步骤

不论是无意间踩在海胆上还是在处理海胆时粗心大意,你都会被刺伤。海胆是有毒的,所以被刺后及时恰当的护理很重要。在遭受海胆刺伤时,要保持冷静和遵循护理程序以防造成严重感染。

一、移除棘刺
  1. 识别海胆刺伤。治疗海胆刺伤,你必须要确定造成刺伤的是海胆,而不是其它海洋生物。

    • 海胆呈扁薄型或球形,全身布满棘刺。它们分布在全球海域,但以温暖地区居多。
    • 海胆喜欢隐藏在水中的礁石中,受到威胁时会用棘刺去蛰攻击者。很多人都是无意间踩上海胆而被刺伤。
    • 大部分的刺伤都能自己护理好。但如果感到呼吸困难、恶心、胸痛或出现发红和流脓之类的感染症状时,应马上就医。
    • 如果是关节周围被刺伤,也应该就医,因为这种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取出棘刺。
  2. 了解海胆的有毒部分。海胆是扁薄型或球形的动物,一般没有攻击性,但如果被意外踩上时会用棘刺攻击踩踏者。 海胆身体上的某些部分能够释放毒液。

    • 海胆会通过棘刺和叉刺来释放毒液。
    • 棘刺会造成穿刺伤并留在皮肤内。被海胆刺伤,要立即取出棘刺。
    • 叉刺是位于棘刺中间的抓取器官,一旦遭到攻击,叉刺就会粘附在攻击目标上。被叉刺刺伤后也应马上取出。
  3. 移除棘刺。被海胆蛰伤后,要尽快移除棘刺来减少与毒液的接触。

    • 用小镊子夹住大棘刺的突出末端,慢慢的往外拔,以防折断棘刺。如果棘刺断裂,则需要通过药物治疗。
    • 如果棘刺很深且无法用剃刀移除时,可以用热蜡。将热蜡滴在伤口处,等蜡油变干后移除。棘刺会随着蜡油一起被拔出。
    • 如果棘刺没有被正确的移除,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医学问题。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有移除所有的棘刺,可以去看医生。
  4. 移除叉刺。被海胆攻击后,要立马移除叉刺来防止毒液进一步扩散。

    • 可以将剃须膏涂抹在患处,然后用剃须刀慢慢将叉刺刮出。
    • 使用剃须刀时动作要轻柔,以防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伤害。

二、清洗患处

  1. 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。取出棘刺和叉刺后,要立即清洁和冲洗伤口。

    • 因为此时伤口仍然很痛,清洗时会不舒服,摸上去也会引起刺痛。要做好忍受疼痛的准备。如果你担心自己难以忍受,可以找人帮你。
    • 可以用双氧水或碘伏溶液代替肥皂水来清洗伤口。
    • 清洗完毕后,用干净的饮用水彻底冲洗伤口。
  2. 不要封住伤口。不要用绷带或胶带封住伤口。那些无法用小镊子取出且已深入体内的棘刺,需要想办法排出,以防造成细菌感染和海胆毒素起作用。
  3. 浸泡伤口。为了缓解疼痛和减少感染风险,有些人在初步清创后会浸泡伤口。

    • 可以将伤口浸泡在热水中。水温要热但不能太烫。将伤口在热水中浸泡一个小时以上,或你能忍受的最长时间。这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溶解残留的棘刺。你也可以往水中加入泻盐或硫酸镁化合物来协助。
    • 有些人会使用热醋浸泡。往热水盆里加入少量的醋,然后浸泡20-40分钟。你也可以往里面加些泻盐,帮助溶解残余的棘刺。

三、治疗伤口和疼痛

  1. 睡前护理伤口。睡觉前用敷料裹好伤处,以免整夜刺激伤口。

    • 将浸过醋的布料敷在伤口上,然后用保鲜膜裹好。用胶布将保鲜膜粘紧来固定。
    • 但同时要保证敷料宽松。记住不要将伤口完全封闭,因为残留的棘刺还要从体内排出。
  2. 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。为预防感染和缓解持续性的疼痛,可以根据说明书来使用非处方抗生素和止痛药。

    • 在伤口上涂抹局部抗生素软膏,这种软膏在大部分药店和超市都有销售。为预防起见,任何情况下都应这样做,伤口发红或肿胀时更应如此。
    • 泰诺和布洛芬能有效的抑制疼痛,每4-8小时服用一次推荐剂量,直至疼痛减轻。
  3. 注意感染的症状。尽管海胆刺伤一般能通过恰当的护理来治愈,但海胆是有毒的。要了解感染的症状。

    • 感染症状包括发红、流脓、伤处或流经伤处的淋巴结(颈部、腋下或腹股沟)肿胀、发烧。
    • 如果症状持续数天不消失,要去看医生。
    •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胸痛,可能是严重感染,应马上去最近的急症室就医。

小提示

  • 镊子在使用前应放在沸水中消毒,或用医用海绵和棉球沾上酒精彻底擦拭。
  • 取出棘刺和清洗伤口时,最好让朋友或爱人协助你。因为伤口会剧烈疼痛,你可能无法照顾好自己。
  • 为避免因意外踩上海胆而被刺伤,在海胆众多的地区游泳时最好穿上溯溪鞋。

警告

  • 如果棘刺进入关节周围,你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取出。不要试图自己处理,要咨询医生。
  • 如果出现多重穿刺伤、疲劳、虚弱、肌肉酸痛或难以移动手臂或大腿的症状时,应马上就医。同样的,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,如呼吸困难、胸痛、荨麻疹、皮肤发红、嘴唇或舌头肿胀时,也应立马就医。

警告:生活小百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邮件:abc@yi6g.com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